一、全自動3D影像測量儀操作流程
環境準備與設備檢查
環境要求:確保測量環境穩定,溫度控制在20-25℃,濕度50%-60%RH,避免振動、強光直射或溫度波動。
設備檢查:開機前檢查設備各部件(如鏡頭、光源、傳動系統)是否清潔無污染,連接是否牢固,確保無塵埃或油污附著。
開機與自檢
開機順序:先開啟儀器電源,待自檢程序完成(通常需5分鐘預熱),再啟動計算機及測量軟件。
系統校準:使用標準校準塊對設備進行像素、長度、角度等校準,確保測量基準準確。建議每3個月全面校準一次。
工件放置與固定
平穩放置:將待測工件清潔后放置在測量平臺上,使用夾具固定,確保工件穩定且測量過程中不發生移動。
等溫要求:若工件與測量機存在溫差,需提前4小時放入恒溫環境,避免熱變形影響精度。
測量參數設置
模式選擇:根據需求選擇測量模式(如點測量、線測量、圓測量、角度測量等)。
參數配置:設置測量范圍、精度、鏡頭放大倍率、視場范圍等,需考慮工件表面特征(如反光、紋理)以優化參數。
自動對焦與特征識別
自動對焦:通過軟件控制調整相機焦距,確保圖像清晰。
特征定義:在軟件中定義測量特征(如點、線、圓弧),或導入CAD圖紙進行比對測量。
路徑規劃:對復雜工件,軟件可自動生成最佳測量路徑,避免探針與工件干涉。
啟動測量與數據采集
自動執行:啟動測量程序,設備按規劃路徑自動采集數據(坐標值、尺寸、形狀等)。
實時監控:觀察測量過程,確保無異常(如振動、光線干擾),必要時暫停調整。
數據處理與結果輸出
數據分析:對采集數據進行濾波、擬合、統計分析(如計算平均值、標準差)。
報告生成:輸出報表、圖形或數據文件(如DXF、IGS、Excel),支持質量控制與追溯。
二、注意事項
操作規范
避免人為誤差:嚴格按開機順序操作,測量步驟中確保工件穩固、鏡頭清潔,避免盲目操作。
關機流程:測量完成后先關閉軟件,再依次關閉計算機、儀器電源,防止突然斷電損傷設備。
設備維護
日常清潔:定期清潔鏡頭、測量平臺及傳動系統,使用防塵罩覆蓋設備,防止污染擴散至關鍵部件。
傳動系統檢查:定期檢查導軌、絲桿等傳動部件,確保運行平穩無卡滯。
安全防護
防振動措施:若環境振動頻率小于10Hz,振幅不超過2μm;10-50Hz時加速度不超過0.4Gal,否則需安裝振動阻尼器。
防污染:避免在設備周圍放置手機、電腦等干擾物,防止電磁干擾影響測量精度。
故障處理
基本排查:遇到技術問題(如無法找到原點、光源不亮),先參照操作手冊排除簡單故障。
專業支持:若問題無法解決,及時聯系廠家技術支持,切勿私自拆卸修理。
質量控制
標準化流程:制定并執行標準化操作流程,使用合格標準器定期比對驗證。
重復測量:建議進行3-5次重復測量,去除極值后取平均值,以減小隨機誤差。
特殊工件處理
大型模具:測量結束后及時吊下工作臺,避免長時間承載導致變形。
易變形工件:使用冷光源系統,防止熱變形誤差;采用非接觸式測量避免碰觸變形。